五月五 過端午 賽龍舟 敲鑼鼓 包粽子 插艾蒲 悼屈原 也祈福 …… 電視里傳出的童謠,直把我的思緒,隨著飄逸的粽香,帶回鄉村遙遠的童年。 粽子飄香的季節,愛無處不在。記憶中,媽媽早早準備好粽子葉、糯米等包粽子用的原材料,我則滿心好奇地坐在小板凳上幫著媽媽遞東西,美其名曰“打下手”,實則“幫倒忙”。看媽媽:把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對疊后巧妙地窩成一個漏斗狀,盛一調羹糯米放入,然后再扣回葉子,左轉右疊,媽媽的手指如蝶翻飛著,我眼亂的一刻,媽媽牙咬緊一根馬蓮,下力氣繞上兩匝,打個結,一個鼓鼓的挺著四只角的粽子被媽媽托在手掌上。我曾學過幾回,可每次都是裹了一兩個,不是捆不緊散了,就是把粽葉弄破了,于是胡亂一扎成為一個怪模怪樣的粽。看著自己的“杰作”,我雖然不是很滿意,但我仍叮囑媽媽不要把我包的粽子捆在其它粽子里,我要親口嘗嘗自己包的粽子是個啥味兒,媽媽欣慰地連連點頭…… 待鍋里慢慢溢出一股香味,那粽葉特有的絲絲清香,便彌漫了整個屋子。這一天,鄉人的孩子們是不會到外面玩的,連放牛娃也都會把牛拴起來,胡亂添些草料,而不愿失去在這種時刻呆在家里的機會。孩子們圍在大人身邊,十分享受地聞著粽子的香味,那感覺似魂兒都沒了。粽子出鍋了,哪顧得了燙,左右換著手拉開粽葉,吸一口,呵,粽香噴鼻,入口油而不膩,糯而不粘,香嫩鮮美。幾個粽子下肚,頓感胃的沉實,用手揉一揉,又幾個粽子下肚,泛上一聲久違的飽隔,一種心滿意足漾在臉上,猶如火燒的云霞,頓時有了血色。 母親年紀大了,家里再也沒有包過粽子,粽子也就成了一種懷念。每到端午節,我也會在街上胡亂買一點,算是應付了節日。街上的粽子口味繁多,香的,甜的,肉的,等等多如繁星,想吃什么就有什么。只是這些粽子披上了商業的外衣,就成了節日的妝點,多了些浮華與世俗,雖然一樣的香糯,但遠沒有母親包的好吃。 每逢佳節,倍加思親,聆聽著端午的腳步,我仿佛又聞到了粽葉的清香,那味道,是記憶深處永不飄散的溫馨,它是粽子的味道,也是母親的味道啊! 熱處理:崔建強
|